1. 首页 > 新知识

五险一金大概有多少钱一个月(五险一金都多少钱一个月)

五险一金包括什么?

五险一金,是指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的几种保障性待遇的合称,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还有住房公积金。  劳动者同时具备以下条件,可以办理退休:(1)达到国家法定的退休年龄,即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满15年及其以上。凡符合上述条件的人员,经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办理退休手续,按月领取养老金。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保证劳动者在年老、失业、疾病、工伤等失去劳动能力的情况下,给予基本生活保障的制度。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女工生育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六个部分。

五险一金是什么?

五险是:养老、失业、医疗、工商、生育保险金,一金是住房公积金!

五险一金计算

五险一金的计算公式如下:养老保险:单位20%(全部划入统筹基金),个人8%(全部划入个人帐户)。医疗保险:单位10%,个人2%+3元失业保险:单位1%,个人0.2%;工伤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5%,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8%,个人不缴纳;公积金: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但原则上最高缴费额不得超过职工平均工资的10%。2010年下半年起,全国统一规定所有用人单位按工资的12%办理缴纳住房公积金。单位和个人都是工资的12%。

首先,五险一金作为我国社会保险的主要内容,它是一种行政行为,是指指国家通过立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劳动者在因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而减少劳动收入时给予经济补偿,使他们能够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强制性、共济性和普遍性等特征。其中,“五险”指的是五种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工资×个人交纳比例+工资×单位交纳比例;医疗保险金=工资×个人交纳比例+工资×单位交纳比例;失业保险金=工资×个人交纳比例+工资×单位交纳比例。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

第二条

用人单位进行缴费申报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征收社会保险费,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社会保险费,是指由用人单位及其职工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并缴纳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

《劳动法》

第七十条

国家发展社会保险,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

第七十一条

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承受能力相适应。

第七十二条

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第七十三条

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

(三)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

(四)失业;

(五)生育。

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

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

劳动者享受的社会保险金必须按时足额支付。

第七十五条

国家鼓励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为劳动者建立补充保险。

五险一金计算公式

五险一金的计算公式如下:

养老保险:单位20%(全部划入统筹基金),个人8%(全部划入个人帐户)。

医疗保险:单位10%,个人2%+3元

失业保险:单位1%,个人0.2%;

工伤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5%,个人不缴纳;

生育保险:单位每个月为你缴纳0.8%,个人不缴纳;

公积金: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但原则上最高缴费额不得超过职工平均工资的10%。2010年下半年起,全国统一规定所有用人单位按工资的12%办理缴纳住房公积金。单位和个人都是工资的12%。

五险一金的缴纳额度每个地区的规定都不同,基数是以工资总额为基数。

扩展资料:

五险一金缴纳注意事项

1、如果你是多地缴存养老保险,但没有一个地方超过十年,要回户口地领。这也意味着如果你在北上广深等各大城市分别按5000元的基数交了9年零11个月,最后养老保险是要回上一年度平均工资只有2000的户口所在地去领。

2、养老保险累积缴存不满15年的,无法领终身养老保险,会退还个人缴存部分。

3、医疗保险必须交满25年才能在退休以后终生享受医疗保险。如果不交满25年,退休时就只有账户那些个人缴存的2%部分的余额,单位交的10%要上交给国家,另外医疗保险中断3个月以上会失效,所以离职交费间断的时候一定要联系新公司补缴。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五险一金”最后到底能拿回来多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险一金

本文由本站作者发布,不代表新营销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ewmarketingcn.com/xinzhishi/73170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