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网红歌曲

唱歌抬笑肌有什么用

费玉清唱歌的时候为什么总爱提臀

费玉清亲自解答自己仰头唱歌的由来。

费玉清日前上《我们的歌》节目,坦然表示这是他封麦前最后的综艺演出,他也提起自己多年来在唱歌时,会将头仰起45度的招牌动作,笑说这个动作的由来其实是因为以前我们那个年代,一根铁杆上上面一个麦克风,然后音乐下来开始演唱,久而久之,他就自然养成了在唱歌时仰头的习惯。而在更早之前唱歌时,则是两边电线拉下来,中间挂着麦克风,有时甚至还需要踮脚尖唱歌,这一切都是为了配合当时年代的设备,才形成的习惯动作。

唱歌抬笑肌有什么用 - 爱唱歌

费玉清在封麦前最后一次上综艺。

关于费玉清为什么要仰头唱歌这个问题,多年来一直都是歌迷热烈讨论的话题,有人猜测是因为他有独特的发声方法,也有人认为仰头是为了更好调整呼吸,现在他亲自为歌迷解惑,也令许多网友恍然大悟:有人说过这是好发出高音的方法,原来不是啊!纷纷表示:原来如此!解惑了、是时代的印记啊、亲自辟谣了吗?

费玉清,我国宝岛台湾歌手和主持人,歌坛常青树,2019年已封麦。费玉清演出的时候必是西装领带标配,演出中间还会讲段子,逗得观众爆笑不止,甚至他不讲的话观众会强烈要求来一段,所以俗有公务员和污王之称。费玉清早期在岛内主持节目的时候,常模仿其他歌手,逗得观众哈哈大笑,尤其是模仿台湾女歌手比莉的《什么都不必说》给人们带来了无限欢乐,这一段经常在其他节目和网络上被拿出来调侃。

费玉清是一个非常敬业的歌手,为了保护嗓子生活作息非常自律,基本不吃辣椒,用茶熏眼睛嗓子,这点恐怕很多人难做到。尽管如此,网上模仿费玉清的人还是很多。因为费玉清的标识度太高了,不但儒雅而且搞笑。人们总结了一下费玉清的标志性动作:一提臀,二伸手,再把天上的星星数一数。费王清开唱之前,先会把臀部提起来,挺胸,然后伸出一只手,再望着天花板深情款款演唱。福建90后黄枭模仿了费玉清十几年,模仿到了费玉清的精髓,不但声形相似,甚至进费王清的毛病他都有,可见黄枭对费王清的喜爱程度。在前不久的浙江晚会上黄枭和腾格尔对唱《一剪梅》带给了观众一场别开生面的视觉盛宴。

双脚轻踮、腰身前俯再提臀、脖子前伸、下巴上扬,曾有不少模仿专家总结出费玉清演唱时的招牌姿势,这也被网友们戏称为“仰望星空”的标准演示。

作为当事人,费玉清笑着说,并未感觉到自己的演唱姿势如此有特色:“可能唱歌时比较专注,我自己以往都没注意到,直到很多习性被人模仿(才感觉到)。现在也养成习惯了,我唱歌总觉得自己准备不够,下巴一定抬高,脚要轻轻踮起来。还好大家对我宽容,我就安安心心唱歌吧。”

费玉清直言曾经想过要改掉这个招牌姿势:“歌手唱歌都有一些习惯,不知不觉养成了,很难戒掉。之前有一些歌手有好意见,觉得我可以去话剧班,学习走台步这些知识,可以去掉一些毛病,但是话剧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要拿出这个时间,对我来说是非常大的奢求。为了把歌唱好,我就继续仰望吧。”

唱歌时,肌肉容易紧张,尤其是下颌角紧张怎么办

唱歌时下巴包括下颌骨和牙关容易紧张,是很常见的事情,紧张时错误的用力往往会使我们的声音不通畅,非常容易挤卡和拉扯声带,那么如何放松面部肌肉,个人总结一下三点是非常有效的。

1.张大口,松牙关

很多同学嘴巴打不开还是因为缺少练习,想象自己打哈欠时嘴巴里可以放下一枚鸡蛋了,又或者去咬苹果时,整个口腔都是打开的,软腭自然上提,下巴自然落下,整个过程都是没有外力干扰的。

我们做的同时也可以用双手拇指按住下巴,食指放在挂钩处,确保张嘴的过程是正确的,每天练2组,每组100次,习惯一段时间后牙关会变得比较松,落下巴的动作也会很自然不再会“打架”。

2.甩下巴,振摇下巴

根据林俊卿老先生咽音8步法的无声训练其中一节,就是我们经常把下巴甩起来,具体操作为头微抬起,胸部站定后脖子用力保持稳定,下巴左右摇晃,同时也可以把舌头吐出来一起甩动。这里注意后颈肌绷紧站稳,不能让整个头部都晃动不然很快会眩晕。僵硬的下巴是甩不起来的,只有慢慢放松后才能甩动。

3.主动抬上口盖

建立在下巴逐渐稳定的情况下,我们同样上口腔也一定要打开。形成一种主动的意识,做法可以在下巴下面垫一本或者用双手按住下巴不能动,然后想象后颈处有人拉自己头的感觉,将上口盖学习掰开,也可以想象自己在看天空的感觉(这里要注意下巴一定要固定好),经常锻炼抬上口腔也能帮助让我们放松下巴,下次再碰到高音时就可以本能地把上口腔张大下巴落下

总体来说,经常张大口可以锻炼内口腔支撑力,和牙关的松紧程度。甩下巴可以让我们忘记下巴的力量在唱歌时可以更通畅。抬上口盖可以让我们把力量用在该用的地方!

经常做这三个练习可以有效帮助改善唱歌牙关紧下巴硬的问题哦,如果帮助到您希望多多关注,我是专注流行声乐和教学的吴老师。

本文由本站作者发布,不代表新营销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newmarketingcn.com/archives/88339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